旧写字楼改造或成为趋势
当前,商业地产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质变。苏鑫对记者说:“北京、上海等核心地区的写字楼两极化现象十分严重,要么是国贸CBD之类的甲级写字楼,要么是已经存在10年、15年的老建筑,中间地带的写字楼很少。
商业性房地产的供求关系已经在悄然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甲级写字楼个性化需求日益增加。因为部分城市商业用地趋于饱和,在没有开发空间的情况下,旧楼改造成为一种新选择。
目前,随着住宅市场的哀鸿遍野,大型房企万科、保利、招商、龙湖远洋等纷纷宣布对商业地产进行转型,或加大对商业地产的投资。与此同时,一些外行资金也纷纷涌入商业地产,投资热愈演愈烈。
但是,泡沫化的商业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在传统意义上,甲级写字楼由于缺乏个性和创意,已经失去了太多的吸引力;CBD区饱和,没有发展空间,旧写字楼改造成了商业地产发展的新模式?方式。
在中国,由于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分散销售成为商业地产的主流,而资产在出售后如何保值增值,成为一个难题。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提出的“资产精装修”概念,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前,商业地产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质变。苏鑫对记者说:“北京、上海等核心地区的写字楼两极化现象十分严重,要么是国贸CBD之类的甲级写字楼,要么是已经存在10年、15年的老建筑,中间地带的写字楼很少。
今年4月中旬,仲量联行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北京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国外一些金融和专业服务业的租户已经缩小了租赁面积。但根据第一太平戴维斯公司的统计数据,2013年1月北京甲级写字楼租赁成交面积3.75万平方米,内资企业所占比例达60%,而且大面积承租客户也以内资企业为主。
在成功完成北京地区5个项目的基础上,高和资本开始关注老建筑的改造。2012年10月,高和资本斥资7.9亿元,成功并购了位于上海南京西路静安寺商圈的中华企业大厦,这是上海租金最贵的商圈,后来大厦被更名为静安高和大厦,今年6月正式向外界收购。
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是因为苏鑫看到了一个与上海市政府非常吻合的概念“楼宇经济”。
近几年,上海市政府致力于推进“楼宇经济”,提升核心区域形象,挖掘城市核心价值,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高和上海静安项目实现了“楼宇经济”理念:对中华企业大厦进行改造,将大厦重新定位与招商,将高品质的租客植入商办资产。
“甲级写字楼最初是为世界500强雇员设立的,但市场需求显然已经改变。甲级写字楼的租金压力较大,内资企业对写字楼的需求将更加个性化。
根据仲量联行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北京甲级写字楼的需求明显下降,市场租金也连续三年快速增长。与苏鑫不谋而合的是仲量联行北京商业地产部主管贺睿珂的观点,他表示,一些租户正在重新评估对办公空间的需求标准,预计在未来一两个季度内,租金会继续下滑。
来源 86写字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