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mp建筑师事务所于近期在小米集团武汉总部二期设计竞赛中获胜。小米武汉总部二期选址于武汉主城东南侧的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地块位于光谷中心及城市发展轴的南侧,生态大走廊的西侧,距离武汉总部一期直线距离4.20公里。
在过去的30年中,gmp的作品遍及德国及欧洲的主要大中城市。从博物馆、音乐厅、酒店、购物中心、医院、体育场馆、交通建筑到公寓、别墅 。gmp在国际建筑设计大赛中先后获奖有470多次,其中一等奖就有270多项。
近年来,gmp在中国设计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深圳会展中心,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珠江新城广州发展中心大厦,北京财富中心、天圆广场、北京CBD、金融街,杭州武林门码头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天津阳光100国际新城。
武汉总部工程项目拟投资40亿,工程分为两期,分别于2024、2026年竣工,建成后将占地面积118亩,由办公楼、公寓楼、食堂楼三大主体区域构成,同时还设有商业、运动场等配套设施,最大可容纳员工9000人。
项目位于武汉光谷核心区,东面是城市级大公园景观,在大规模的办公产业园中,用构成元素打破整体变化单调且无明显特征性的总图布局,以增强园区趣性、增加园区特征点为目的进行标志性设计。将小米极简高效的特质溶于设计。以“点-面-体”的三维进阶,通过“聚合-链接-标识” 三部曲,将多种复合功能整合,通过水平,垂直交通达成高效互通。
主建筑的轮廓鲜明灵动,围合成风格各不相同的公共广场、绿地和庭院,在园区内形成公园般的景致。
规划设计中将城市公园中的绿化引入基地内,致力于打造花园式的科研办公场所,形成“绿树掩映”的氛围。
小米武汉总部二期园区分为两部分: 北侧的小米园区和南侧的金山园区。小米园区由东侧研发办公、实验楼及西侧包括食堂及公寓在内的配套设施和智能工厂及研发办公组成。金山园区则由东侧研发办公和西侧WPS办公区及包括食堂及公寓在内的配套设施组成。
办公空间和电梯的分区设计相结合,实现了内部流线的分区到达控制。办公标准层层高4.50米。办公区宽度为21m。沿H型建筑外侧集中设置办工座位,中心区域为核心筒及卫生间等功能区以及包括会议、交流的共享区域。建筑顶层设有高管区,面向东侧可以观赏到豹子西公园以及面向南侧可以俯瞰整个樱花大道。
项目详情:
设计竞赛:2021年一等奖
设计:曼哈德·冯·格康与施特凡·胥茨及尼古拉斯·博兰克
项目负责人:李民,曹平
中国项目管理:林巍,王征
竞赛阶段设计团队:姚奕,Daniele Busi,Hye Jin Choi,Johannes Erdmann,Maximilian von Moltke,Filippo Ragusa,汤子泓,张旋,朱世游,Jan-Peter Deml,Thilo Zehme,黄梦萍,王雪健,赵楠
实施阶段设计团队:姚奕,Daniele Busi,陈彦均,Hye Jin Choi,戴维,Johannes Erdmann,Seungsoo Lee,Maximilian von Moltke,Filippo Ragusa,朱世游,Jan-Peter Deml,Thilo Zehme,蔡剑华,崔琳,芮凡,王文婧,王雪健
中方合作设计: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业主:谧空间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武汉金山办公软件有限公司,武汉金山软件有限公司
园区建设用地面积:23.6公顷
总建筑面积:556572.1平方米
免责声明:
图片文案来源于网络,仅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联系删除。